返回主页

线上商学院

线上商学院

首页 > 线上商学院

未来3年,放弃确定性,拥抱可能性

时间:2024-08-02 阅读量:145


形势不好的时候,大家会下意识保守和谨慎。


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策略,毕竟只有保存有生力量,才有可能穿越低谷,再次起飞。


但是,有很多人把谨慎推向了另一个极端,凡事求稳,思维固化,毫无生机,对未来充满了恐惧。


在他们的世界里,最害怕的就是变化,最喜欢的就是一成不变。


然而,你只要想一想,为何现在形势严峻?不就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太快,让人措手不及?


你以确定性的思维,去应对不确定的环境,怎么能够求得安全感?


所以,未来3年,我们要放弃确定性,拥抱可能性。





01


放弃确定性


1.确定性是个假象


有很多的人,他看待世界的方式,就像个数学公式。


他认为,只要输入一个值,就一定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。


这个输入的值,可能是一次努力,一个选择,一笔资金投入。总之,就是他的一次付出。


然后,他就等待着,以为世界就会按公式运转,到最后就会收获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。


世界要是真这么简单就好了,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成功与失败,高峰与低谷。


就像罗翔老师所说:“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,那就是没有人能活在确定性中。”


它总是会在某一个你看不着的地方,或者某一刻你完全忽视的时间点,有一个细微的因素发生了变化。


然后,这个细微的因素就一浪波及一浪,等拍到你身边的时候,你已经无法抵挡。


就拿我们曾经视为绝对确定、稳定的房产来说,最近听到最多的故事,就是抱怨房价大跌。


他们往往在高点上车,然后房价开始下跌,自己还了2年房贷,倒亏200万。


更可怕的是,房亏叠加失业,房贷都要供不起了。


所以,不要去迷信所谓的确定性,确定性的执念,往往是确定性的打脸。


那些所谓教你一把稳赢、只赚不亏的“大师”,或者给你几根看似稳定的“救命稻草”的前辈,你最好要对他们保持警惕。


2.追求确定性,是把自己框住了


可是,人类天生就喜欢追求确定性,厌恶不确定。


这是来自于,我们对未知的深深恐惧。


越是恐惧,就越想抓住一些救命稻草。可是越挣扎着去抓,就越容易下沉,毕竟稻草只是稻草。


比如,有些人守着一份毫无意义的工作,既没价值感,工资也不高。


而且公司随时有可能把他裁掉,因为他的岗位没有创造任何价值,只不过由于公司的惯性,暂时还保留着。


但是,他自己既不敏感,也不向外看,接触更全面的信息,以便发现机会。


甚至公司给他新的方向建议,他也不愿意尝试,怕麻烦,怕一动就会不安全。


他只愿意保持现状,抓住这种虚无缥缈的确定性,而真等到公司裁撤岗位的时候,又只会抱怨。


《人生算法》里有这么一句话:“穷人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,他们不要概率权。”

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越是底层的人,越只在乎眼前的得失,厌恶风险,不愿挑战未知的事情。


这样的人,自己把自己深深地套牢了。他愿意为了那一点点的确定性,去做任何事。


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,说的是有一座圆形的监狱,每一层的房间都住着犯人,监狱人满为患。


但神奇的是,这个监狱只有一个守卫。他站在高塔上,拿着一把枪,可以看清每一个房间里的犯人。


可他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一下,根本不可能同时关注到每一个房间的犯人。


就这么个守卫,他从来没开过枪,因为从来就没有犯人敢逃走,哪怕稍微探出头来往上面看一眼也不敢。


因为所有人都觉得,那个守卫已经把自己看得一清二楚。只要自己稍有动作,他就能随时掏出枪来把自己干掉。


这就是著名的“圆形监狱”实验。其实,那些执着于确定性的人,就跟这座监狱里的犯人一样。


他们为了追逐暂时所谓确定性的安全,自己给自己设立了各种条条框框,把自己框在一座无形的监狱中。


他们习惯了自我设限,把自己禁闭起来,到最后,就只能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所控制。


所以,确定性是不存在的,执迷于确定性,只会把自己逼向不确定性的结局。





02


拥抱可能性


《拆掉思维的墙》所说:“很多时候我们停止生长,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”


没错,人生最可怕的,不是碰上了困境,而是被思维禁锢,主动丢弃了各种可能性。


也就是说,我们不要给人生设限,要打开自己,允许一切发生。


1.心态开放,允许一切发生


现在的形势,没有谁能够确定哪个方向是对的,哪个行业是好的,哪种经验是有效的......一切都只是个可能性。


既然外部世界不可控,那最好的办法,就只能是接受它,然后再调整自己去适应它。


就像哲学家叔本华所说:“不要去对抗人生的不确定因素。”


你要打开自己,保持心态开放,允许一切发生,不断试错,才有可能走出一条路。


其实,即使环境再差,人都有选择的自由。


未来3年,一定要保留自己做选择的权利,你能做选择,证明你是自由的,拥有无限可能的。


如果把自己框定在某个确定性的答案中,那无疑是自断臂膀,抛弃了做选择的权利。


2.拥抱“灰度”,习得概率思维


“可能性”毕竟只是种可能,可能性有大有小,我们应当提升“可能性”的概率。


就像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所说:“万事皆有可能,重要的是概率。你必须考虑每个因素的发生概率,然后进行排序。”


真正的高手,都懂得在心态上拥抱可能性,在行动上增加概率性。


概率,本质上就是对“可能性”的度量。


概率高,可能性就大;概率低,可能性就小。


高手,会孜孜不倦地加大做事成功的概率,减少失败的概率,不断提升可能性。


就像打麻将,每个人的牌面都不相同,也不确定自己能抓到什么牌。唯一确定的是,我们要在长时间的“码牌”中,不断增加取胜的概率。


这,就是概率思维,本质是在不确定中增加概率性。


这特别像任正非眼中的“灰度哲学”,在类似企业家的眼中,世间万物都不是非黑即白,而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一种状态。


只有幼稚小孩才会用黑白二分法来看待世界,在他们眼中,不是好就是坏,不是胜就是败。


但现实情况根本不是这样,绝大部分事物都处于“灰色地带”。


高手,就是在这个灰色地带专注发力,一点一点地推动进度条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挪动。


张一鸣也是有同样的思维,他做了 CEO 之后,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问题,然后必须做出决策,这让他非常痛苦。


后来,他想通了:“它反正是个概率分布,你就做最佳决策就行了。”


意思就是说,所有的事情都只是个概率问题,你只需要通过行动把概率推到最大,在这种情况下做决策,就是最佳决策。


所以,你发现没有,概率思维还是一种动态思维。


它没有一个固化的最好或者最坏,而是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,无限逼近对你来说最好的解法。


也正因为此,拥有概率思维的人,不怕起点低。因为起点不那么重要,迭代才更重要,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人生,远比起点的高低重要得多。


最后总结一下,未来3年,要放弃确定性,拥抱可能性。因为确定性是个假象,而在拥抱可能性的过程中,你要有概率思维,专注地推动进度条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挪动,以便在不利的环境中,取得最大的赢面。

社交媒体

  • UMT教学中心

    UMT教学中心

  • 青松商学Tsingsong

    青松商学Tsingsong

  • 青松商学

    青松商学

  • UMT教学中心视频号

    UMT教学中心视频号

我们的地址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启迪科技大厦C座

联系人:胡老师

电话:18901122790

电子邮件:Tsingsong2020@163.com

>> 课程咨询

Copyright 2019-2020 北京青松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03750号-1 |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77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