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地址

时间:2025-02-11 阅读量:199
做管理培训这么多年,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
很多管理者,认为领导力和执行力,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。领导力是他自己的事,而执行力是员工的事。
这其实是不对的。在我看来,领导力和执行力,更像是人的左右手,两者相互配合,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一个好的管理者,会像天平一样,平衡好自己的左右手。
左手领导力
领导力的核心,就是带领团队,通过打一场场的胜仗,从现在的地方,到达还没有去过的、美好的地方。
如何建立领导力?分享几点我的看法。
① 以身作则,做好团队的精神领袖。
领导者是团队的明星,你的一举一动,都会因备受团队关注而放大。
在政策下达,特别是在价值观建立过程中,身体力行,往往比口头传达更有用。
比如很多公司的价值观第一条,都是“客户第一”,要求员工要尊重客户。
但很多员工,其实会有疑惑,我为什么要尊重客户?管理者都不尊重客户,为什么要我做到?
所以,你想让员工做到“客户第一”,你自己得先做到“客户第一”。如何做到?对客户的尊重,首先要体现在称谓上。
我曾经见过一个管理者,和员工盘点客户时,总会给客户贴标签,“土包子、土皇帝”。做close关单动作时,会称之为“杀猪”。
我就对这位管理者说,你这么说,员工就会听进耳朵里,他会对客户很随意,是做不到客户第一的。
因为下属看到的,都是你的行为表现。你自己都做不到,他也一定不会做到。
② 使众人行,带团队打一场又一场的胜仗。
作为管理者,我们要知道,员工之所以愿意跟着你,是因为他们相信,跟着你能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,比如收入、荣誉感、成长。
这需要我们在一场场胜利的战役中,证明自己能够带领他们拿到相应的结果。
绝大多数人,都是因为先看见再相信,需要看见结果才选择信任我们。
你只有通过不断带领大家拿到结果,向大家证明你的能力,最后才会变成因为相信,所以看见。
中供铁军后期,为什么我们在接到高目标时的第一反应是执行,而不是觉得完不成?
原因就在于前期每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,都完成了。
③ 带团队去看更好的风景。
我老板当年是怎么做的?2001年,我作为Top区域经理,公司组织我们一起做团队激励。
到了晚上,Savio说:“带你们去杭州最贵、最好的一家饭店吃饭。”
我们去了杭州香格里拉西餐厅,在西湖边上,是杭州最早的一家涉外宾馆。
当晚大家都很嗨,吃完每个人抹抹嘴就想离开。这时,Savio就发话了:“先别走,每个人把账单付一下,我们AA。”
当时,那一顿饭大概人均360元,够我半个月的饭钱,对我来说,是有点肉疼的。
Savio就跟我们讲,有钱最大的幸福,就是有选择的权利。
你可以选择吃一碗5块钱的片儿川,也可以选择天天在香格里拉吃西餐。
所以,为了选择的自由,你们还得继续拼。
这次团建之后,第二年我们业绩做得很好,年底,马老师又出面了,请我们吃家宴,带我们去参观他新买的大别墅。
在参观的过程中,马老师就问我们:“喜欢吗?”我们说:“喜欢。”
他说:“其实也不需要多少钱,好好干两年,你们也都买得上。”
听完这些,我们的心境,马上就不一样了,干劲就上来了,回去又拼命干了。
那作为管理者,当大家小富即安的时候,就带他们去更大的世界开开眼,带着大家体验更好的生活。
如果这个生活是他想要的,他就会为此努力。
④ 顺境中创造更高业绩,逆境中带团队破局。
作为领导者,除了要在顺境中不断创造高业绩之外,还要在逆境中带领团队成功破局。
越是遇到问题,越是在艰难时刻,越考验一个人的领导力。
2004年,我所负责的一个区域里,有一个主要行业,由于欧美市场突然对这个行业进行限制,导致市场订单量急速下降,整个行业遭受巨大冲击。
相对应地,资本方也减少在我们这里的投入,给我们的业绩增长造成很大影响,大家人心惶惶。
在了解市场情况以后,我立马召集所有销售开会,给大家打镇静剂,一起分析当前的出路。一边着力开拓新业务,一边深入行业帮客户解决问题。
我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客户,而是帮助客户找到解决出路。
后来,只用了4个多月,整个市场就恢复了,客户的生产、交易、现金流,都回到正常状态,我们的业绩自然也回升了。
通过这次危机,一方面,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更深厚了,另一方面,大家也得到了成长。
右手执行力
马老师曾经讲过,“比起策略,我更愿意执行”。执行力,是重要的一环,是从目标到结果的桥梁。
那如何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执行力?核心就是解决三个问题。
首先,动力问题,解决愿不愿意干的问题。
很多管理者,在安排工作时,总是习惯下指令,然后等着要结果。
他们从不会站在员工的角度,思考问题,总认为给员工安排好工作,员工就会去执行,把事情做好。
其实,他们都忽略了,这件事,员工到底愿不愿意干?
以前,我们有一个员工是富二代,家庭条件很好,工作也十分认真。
我们在奖励员工时,发现无论公司给他发多少钱,他都无动于衷,因为他家实在太有钱了。
直到有一回,我在跟他做 Review 时,发现他来公司上班不是为了生存,而是想获得家人的认可。
他的家人都很成功,他们觉得他不成器,没什么价值。他就特别希望能在家人面前,证明他是有价值的。
于是,我就在下一次做奖励时,除了发奖金外,还特地做了大奖牌给他,让他拿回家给家人看,让家人知道他对公司的价值,且公司很看重他。
领奖牌时,他很激动,他拿到了可以证明自己的东西。后来,他每天上班都很开心,甚至还哼着歌来,工作也更高效了,也拿到了很多好的业绩。
德鲁克曾说,管理的核心,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。
作为管理者,你要有清醒的认知,让员工心甘情愿地工作,好过强制执行一万倍。高意愿,才有可能拿到好的结果。
其次,能力问题,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。
解决员工愿不愿意干以后,接下来就要解决能不能干的问题:员工现有的能力,能不能胜任这一份工作?
很多管理者,都会抱怨:员工真的太笨了,明明教了他十遍、二十遍,员工还是不会。
为什么他的能力起不来?不妨先问下自己,你讲的东西,他真的明白了吗?
作为管理者,你要明白,员工来到公司,他的成长,是跟你息息相关的。
特别是销售团队,一个新销售进来,作为老板,你肯定希望他能快速开单。
这时,你的辅导,就起到很大的作用。员工能否把你辅导的内容做明白,这是最重要的事。
很多时候,你认为天经地义、简单的事,员工做起来未必很简单。
因此,你在辅导员工时,“我干你看、我说你听、你干我看、你说我听”,一定要贯穿始终。
在“你干我看”这个环节,你还要不停地check。
不要奢望你讲一遍,他就能做,能达到你的要求,对员工的辅导,要下苦功夫。他的能力提升了,你的工作才有价值。
最后,毅力问题,解决能不能持久干的问题。
如果员工有意愿,并且通过你的辅导和培养,他有足够的能力,胜任公司的岗位。
此时,你还得考虑另一个因素:他能不能持久地干下去。也就是说,你能不能持续激发员工工作的动力。
我经常讲,血性,有的时候,是会夭折的,如果你不能培育和点燃,再有意愿有能力的员工,也会变得没有意愿,最终离你而去。
那员工在什么情况下,工作的动力会更足一些?一定是“我要干”,而不是“要我干”。
作为管理者,你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:对得起好的人,对不起不好的人,一定不能吃“大锅饭”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对于兢兢业业做出成绩的人,一定不能让他们吃亏。
员工和你之间,应该建立一种信任——我好好干,你不会亏待我。
对于团队中的低产出者,不要总是做“老好人”,要敢于“恶人”。敢于放弃他们,让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脱颖而出。
只有这样,员工能不能持续干的问题,才能得到解决。
最后,总结一下:左手领导力,右手执行力,是每一位管理者必备的两把利器。领导力如同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,为团队指明方向;而执行力则像强劲有力的船桨,推动团队稳步前行。
Copyright 2019-2020 北京青松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03750号-1 |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7721